送洪子端还乡

送洪子端还乡朗读

诗词:《送洪子端还乡》

中文译文:
将相三朝后,文章超过了两汉时代。
英才依然存在,天意决定了他的归乡之路。
国内的人们离合悲欢,这些年来他的声誉有些受损。
不知道他是否仍然贪恋友谊,是否会给邺侯写信。

诗意:
这首诗由宋代陈傅良创作,描绘了洪子端离乡后的归乡之路。洪子端是一位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他曾在朝廷中任职三朝,文章才华超过了两汉时期的名士。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离开了朝廷,决定回到故乡。诗人通过表达对洪子端的送别来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佩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示了诗人对洪子端的赞美和祝福。诗人认为洪子端的才华超过了两汉时期的文学家,在政治上也有显著的成就。然而,最终的归宿是由天意决定的,他选择了回到故乡。诗人感叹国内的人们离合悲欢,认为这些年来洪子端的声誉有些受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洪子端未来的担忧,不知道他是否会贪恋友谊,是否会给邺侯写信。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洪子端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担忧。诗人通过将相三朝和文章超过两汉相对照,强调了洪子端在政治和文学方面的卓越成就。诗人认为洪子端的选择是由天意决定的,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天命的重视。诗人通过描述国内的离合悲欢和洪子端声誉的变化,展示了人事如梦的无常性,以及名利对一个人的影响。最后,诗人对洪子端未来的贪恋友谊和是否给邺侯写信表示了担忧,这种担忧体现了作者对友情和忠诚的重视。

整首诗以送别的形式构思,抒发了作者对洪子端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这是一首充满了情感和哲理的诗词,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思想和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此水有傲骨,千秋出处艰。左行防陷泽,北注复归山。

白石漱不尽,贞禽去即还。流香莫嫌近,兰芷老逾悭。

()

丹山出异鸟,文采光陆离。高飞薄霄汉,虞网巧空施。

昔当有虞氏,此鸟曾来仪。一鸣恊韶乐,千载应昌期。

()

稚荷出水榴花开,长苖圜鼙送举杯。

村邻相乐君勿笑,要是安健无凶灾。

()

片魂终日绕禅扉,雾密空嗟烛影微。诗海波颓惟独啸,霜天月死竟安归?

梅犹未坼知春远,路欲重寻与世违。猛忆山中泉水澈,倚窗闲检遂初衣。

()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

予自皋亭山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误。

闻故人刘小村、陈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