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仙 自咏

月中仙 自咏朗读

《月中仙 自咏》是元代作家王哲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王哲对自身命运和境遇的思考,以及对道教修行和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问王三,你因缘害风,心下何处。
自问自答,王哲在问自己,你是因为何种因缘而受到风波的困扰,你的内心又在寻找着什么样的出路。

怡颜独哂,为死生生死,最分明据。
尽管面带微笑,却在为生死之间的困顿而犹豫不决,这种境况最为清晰明了。

转令神性悟。更慵羡、我夸五裤。
这种困境使得我对神性的领悟有所转变。更加羡慕那些自由自在的人,我称赞他们拥有五裤(指富有)的生活。

愈觉清凉地,皮毛无用,那更忆丝絮。
越发感到清凉宜人的环境,外貌和身份已无关紧要,更多地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浑身要显之时,这巾衫青白,总是麻布。
当我要展现自己的时候,所穿的巾衫是青白色的,总是麻布做成的。

葫芦贮药,又腋袋经文,拯救人苦。
葫芦中贮藏着药物,腋下的袋子装有经文,希望能够拯救人们的苦难。

竹携常杖柱,侍自在、逍遥钟吕。
手中常常拄着竹杖,象征着自在和逍遥的生活方式,时刻侍奉着自己的内心,享受自由自在的境界。

道余归去路。烟霞侣。
我将回归道路,追寻烟霞般的伴侣,展开自己的修行之旅。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哲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感叹自己被现实所困扰,但又通过对神性的悟性转变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寻找到了解脱和自在的可能性。他希望通过道教修行来拯救人们的苦难,并向往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整首诗词以王哲的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他内心的纠结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元代文人的思想和情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哲

(1112—1170)咸阳人,道士,初名中孚,字允卿。熙宗天眷初应武举,改名德威,字世雄;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改名,字知明,号重阳子。倜傥尚义,不拘小节,好属文,才思敏捷。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所创教派名全真道。马丹阳、丘长春、王玉阳、郝广陵、谭处端皆其弟子。 ...

王哲朗读
()

猜你喜欢

七里南山边,更作三里程。十里旧榷界,双桥酒有声。

身老友朋尽,事殊时代更。茅店迷处所,饮徒眠九京。

()

湖中藻荇蕃,蔓延丛累积。搴芼与铚艾,萌芽旋充斥。

舟楫碍泛流,波澜溷澄碧。是应例除莠,询得一良策。

()

太塘岭下好停车,小憩茅庵日已斜。藜苋尝来偏有味,鹪鹩随处可为家。

梦中云树迷千里,壁上烟岚识九华。最喜僧雏能解事,殷勤频献奥香茶。

()

一从吹管动,阳气物应知。河柳滋将遍,江梅烂已施。

人才南就日,吾道北归时。制作今皇志,宗儒在礼司。

()

红尘道上马纷纷,延绿亭中杳不闻。

日转长林移树影,雨余芳径长苔纹。

()

白日回光迷远山,风烟薄暮早春寒。几回点检累臣罪,一疏欲期天下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