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张子畏使代二首

送同年张子畏使代二首朗读

《送同年张子畏使代二首》是明代梁有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使星遥指晋阳城,
晓度郊原铁骑迎。
狐塞天低横杀气,
雁山秋早动边声。
书生倚剑心徒切,
诸将挥戈意未平。
若过北堂春宴罢,
还将筹策献承明。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同年(同岁)朋友张子畏出使的情景。晨曦中,张子畏出发远赴晋阳城,远迎他的是铁骑的嘶鸣声。天空低垂,敌意弥漫,仿佛狐狸躲在塞外,杀戮的气息笼罩着。山间的雁群早已在秋天的初早开始飞翔,边境的战鼓也响起。诗人表达了书生依靠剑术捍卫国家的决心,而将领们挥动戈矛的意愿仍未平息。如果他们经过北堂春宴(可能指朝廷的宴会),回来之后还会致力于谋划和献策给明朝朝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边疆的战争景象,展示了明代时期的军事氛围和壮志豪情。通过对使者出使的情景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国家的边境形势紧张,敌意四溢的现实状况。他通过狐塞天低和雁山秋早的描绘,强调了战争即将到来,边境的警戒和紧张氛围。

诗中书生倚剑心徒切,诸将挥戈意未平的描写,表达了士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决心,以及将领们在战争中保家卫国的意愿。这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战争的坚定信念是明代时期士人们常常体验到的现实。最后两句诗中,北堂春宴和筹划献策给朝廷,显示了士人们在战乱之外仍然有为国家献计献策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明代时期边境战事的紧张和士人们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体现了他们的决心和愿望为国家尽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梁有誉

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梁有誉朗读
()

猜你喜欢

炙灼锥千孔,淋淋汗若浆。桔槔深不汲,涸陌渴黍梁。

违久瀺灂水,相逢只梦乡。蒸床身烙饼,苇席洼盛汤。

()

敬吊先生落照中,纸烟销尽酒樽空。牛羊上垄无人管,岂为当时面发红。

()

夕阳逢一雨,夜木洗清阴。露气竹窗静,秋光云月深。
煎尝灵药味,话及故山心。得意两不寐,微风生玉琴。

()

昔我之来柳依依,今我之别山川落叶声离离。停杯抚剑不能别,此别不饮将何如。

长鱼横盘尾如帚,六龙行炙膳夫手。我自长歌子有酒,男儿快意三百杯。

()

门外苍茫势,神龙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岂藉泉廉。

善爱知珍鼎,需调用作盐。呈身原不惯,应合与时潜。

()

偏安常是误南金。士道薄梁陈。词旨江令浮艳,文章庾信哀深。

海门望极,滔滔逝水,波咽初心。江上数峰笼晚,六朝恨绝遗音。

()